總經理:0476-8275663
銷售部:0476-8773211
人力資源:0476-8275661
采購中心:0476-8275662
養殖促進會:0476-8275773
郵箱:dzkj-123@163.com
地址:赤峰市紅山區農畜產品產業園
擠壓膨化水產飼料是一種低污染、浪費少、高效率、高轉化率的優質環保型飼料。采用擠壓膨化飼料是生產高質量安全型動物產品,確保人類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未來飼料工業發展的趨勢。更是當前乃至今后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水產飼料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小編今天帶您詳細看看膨化水產飼料的特點和擠壓膨化技術在水產飼料生產中的應用。
1.擠壓膨化加工技術原理
膨化是利用膨化機內的螺桿和螺桿套筒對物料的擠壓、剪切作用使其升溫、加壓,并將高溫、高壓的物料擠出???,使之因驟然降壓實現體積脹大的工藝。膨化可分干、濕兩種加工方法,干法膨化加工無需在原料中添加水分,原料在進入膨化腔以前不進行調質處理,膨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全部由原料在機械能作用下通過螺桿、剪切板和膨化腔內壁產生。濕式膨化機的結構比干式膨化機更復雜,原料進入膨化腔以前先進行調質,以提高熟化程度,為了加強對熟化過程的控制,膨化腔外還附有導入蒸汽和加水的裝置,以輔助加熱或降溫。
典型的膨化過程是:將粉碎、混合后的物料送到調質器中給予一定的水分和溫度。調質后的混合物料被送入膨化倉,物料在高速旋轉的螺桿的推動下通過不同的區域,由于摩擦使物料的溫度、壓力逐漸增加,區域之間的壓力控制鎖又進一步調節壓力。膨化溫度,壓力在膨化機頭的錐型螺旋出處達到大,物料的溫度升致135——160℃,壓力15——40個大氣壓,這時雖然水的溫度高于100℃,但壓力也遠遠高于一個大氣壓,避免了沸騰現象的發生。后當物料通過環??走M入大氣壓環境時,壓力突然減少,蒸汽迅速逸出,從而使物料猛烈膨脹。
目前較先進的濕法膨化屬于高濕、短時膨化工藝(HTST),被認為特別適合處理在動物飼料中廣泛應用的植物蛋白、淀粉、谷物類產品。HTST膨化優于其它加工工藝,因為在其加工過程中有效地破壞生長抑制因子及殺滅原料中有害微生物,而原料中的營養成分受破壞程度大。
2.膨化水產飼料的特點
2.1.膨化水產飼料的優點
2.1.1便于飼養管理
水產膨化飼料能較長時間懸浮于水面(或水中),投飼時不需專設投飼臺,只需定點投飼即可。魚采食時需出水面,能直接觀察魚的采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并能及時了解魚類的生長情況和健康狀況,因此采用水產膨化飼料有助于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既節約大量時間,又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2.1.2防止飼料浪費
水產膨化飼料在水中穩定性很好,一般2小時內(有的長達10多個小時)不溶解,因而能避免飼料中營養成份在水中溶解散失和飼料沉入泥中,而且殘餌也容易撈起曬干,能大限度防止飼料浪費。據試驗表明一般采用水產膨化飼料比粉狀或硬顆粒飼料可節約飼料10%左右。
2.1.3降低水質污染
水產膨化飼料在水中不溶解、不下沉,因而能避免飼料在水中殘留發酵,降低了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從而有效地降低水質污染。
2.1.4飼料利用率高
膨化時高溫處理,使淀粉糊化、脂肪穩定,并破壞和軟化纖維結構和細胞壁,從而提高各營養成份的利用率,擠壓膨化可顯著降低棉籽及棉籽粕中游離棉酚的含量,對菜籽粕中的芥子苷、蓖麻籽粕中的有毒蛋白等,也有較好的脫毒效果。同時膨化過程也破壞了豆粕中的抗胰蛋白酶等有害物質和抗營養因子,從而提高了原料的適口性和消化率,因此水產膨化飼料較粉狀和顆粒飼料的利用率高。
2.1.5飼料保存期長
水產膨化飼料由于經過烘干處理,水分含量較低,顆粒較硬,顆粒粉化率降低,并且膨化過程中大多數的微生物和菌蟲被殺死,因此其保存期較長,便于貯藏和運輸。
2.1.6防止疾病發生
飼料經膨化瞬時的高溫處理,能有效地殺死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而且膨化飼料吸水(油)性強,便于防病藥物的添加。從而可以防止飼料的不潔而引發各類消化道疾病。
2.1.7提高飼料能量
硬顆粒飼料難以提高油脂添加量,而膨化飼料能夠根據水產動物的營養需要,通過添加油脂,使油脂均勻分散在飼料中,提高能量水平,以充分滿足水產動物生長的需要。
2.1.8適應多種需求
由于膨化機的膨化工作溫度及壓力是可調控的,所以既能生產浮性飼料(針對上層魚類、蛙類)、慢沉性(針對中下層魚類)和沉性(針對蝦蟹類);同時亦能滿足一些特定要求,如低水分飼料、高纖維飼料等。
2.2膨化水產飼料的缺點
2.2.1生產成本較高
膨化飼料的加工工藝比一般顆粒飼料復雜,設備投入多,電耗高,產量低,因而成本較高,一般比顆粒飼料的成本要高20%左右。
2.2.2營養成分損失
蛋白質和氨基酸損失。膨化過程中的高溫使原料中的一部分還原糖與游離的氨基酸發生美拉德反應,降低了部分蛋白質的利用率,加熱易受損失的是賴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組氨酸。
維生素損失。溫度、壓力、摩擦和水分都會導致維生素的損失。據美國學者報道,在膨化飼料中,維生素A、維生素D和葉酸損失11%,單硝酸硫錢素與鹽酸態錢素的損失率為11%與17%,維生素K和維生素C的損失率為5%,而同樣在硬顆粒飼料中損失則減半。而且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這種維生素破壞就越多。
酶制劑損失。由于酶是一種蛋白質,膨化加工的過程對酶制劑的活性有著不利的影響。一般酶的適宜溫度為35——40℃,高不超過50℃,而膨化制粒過程中溫度通常都高于100℃,并伴有高壓,因此酶制劑的活性將受到很大的損失。Israelsen報道,110℃植酸酶的活性存留率為零;Vanderpoel報道,110℃時β-葡萄糖酶和纖維素酶的活力已經無法測得;Gadient報道,淀粉酶在80℃下活力明顯大幅下降。
微生物制劑損失。目前飼料中應用較多的微生物制劑主要有乳酸桿菌、酵母、芽抱桿菌等,這些微生物制劑對溫度尤為敏感,當膨化制粒溫度超過85℃時其活性將全部喪失。
3.擠壓膨化技術對水產飼料營養成分及消化率的影響
膨化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使飼料發生高速度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因此,人們自然會對飼料的營養價值是否因此而受到破壞提出疑問。大量的研究表明,若能恰當地選擇并控制加工條件,膨化加工對飼料的營養價值的影響利大于弊。
膨化能使飼料的能量效價提高,首先,淀粉經膨化后,其物理結構發生了糊化、分解的變化。糊化可提高淀粉的消化率,因為糊化后的淀粉可以大量吸水膨脹,增加淀粉與淀粉酶接觸的機會,從而加速淀粉的消化吸收。膨化使草魚對玉米的利用率提高30%。其次,能使脂肪更易消化,如大豆在膨化時大豆脂肪細胞發生裂解,裂解后的脂肪與脂肪消化酶的親和性提高。
膨化也可改善蛋白質的消化,因為蛋白質有限度的變性,增加了它對酶的敏感性。同時,許多植物蛋白質原料都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其它抗營養因子,這些抗營養因子在膨化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被破壞。
膨化過程的高溫、高壓對氨基酸的破壞程度是人們關心的。Peisker的研究表明,至120℃時,總氨基酸含量和可利用賴氨酸含量未發生變化,130℃條件下,膨化飼料與未膨化飼料相比,賴氨酸含量稍有下降,但差異不顯著。在膨化過程中,合成氨基酸較天然氨基酸的穩定性好,各種氨基酸在熱、濕和壓力的作用下,其效價降低的程度不同,從大到小依次為: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絲氨酸、胱氨酸、酪氨酸。不過,至今為止的多數研究認為,與其它熱處理相比,在適宜的膨化條件參數下,一些氨基酸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膨化對維生素的穩定性以及利用率的影響是受營養師關注的問題。的確,膨化時維生素是很容易被破壞的一組營養素,其中對膨化為敏感的維生素是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1和葉酸,而其它B族的維生素都是很穩定的。Coelho指出在膨化機中維生素E醇、甲基萘醌亞硫酸鈉、維生素C和包膜維生素C等都是不穩定維生素,這些維生素在低膨化溫度與短滯留時間條件下損失20%的活性;在高溫度與長滯留時間條件下至少損失65%的活性;微膠囊型維生素D、維生素E醋酸醋、維生素B2、維生素C磷酸酯和膽堿在通過膨化腔時只有少量損失,即使在高膨化溫度與長滯留時間條件下,它們也保留85%的活性。
4、結束語
近年來,擠壓膨化作為新一代的飼料加工工藝,在水產飼料的生產中受到重視。國內外就擠壓膨化加工對飼料理化性質和營養價值的影響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目前許多水產養殖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大量使用擠壓膨化水產飼料。在美國90%的斑點叉尾魚回用擠壓膨化飼料喂養,我國臺灣省也是較早運用膨化技術的地區之一。近幾年我國的膨化水產飼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相信隨著擠壓膨化設備與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擠壓膨化加工技術在未來的水產養殖業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內蒙古赤峰市大中高科技飼料有限公司坐落于草原硅谷——紅山農畜產品產業園。占地1.86公頃,是國際標準化大型高科技飼料樣板企業,是內蒙古自治區生產能力最大的專業化高科技飼料研發、制造企業,下設生產部、技術部、質檢中心、營銷中心、客服中心、赤峰清華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等高效率組織架構。
總經理:0476-8275663
銷售部:0476-8773211
人力資源:0476-8275661
采購中心:0476-8275662
養殖促進會:0476-8275773
郵箱:dzkj-123@163.com
地址:赤峰市紅山區農畜產品產業園